原创 (新春走基层)长三角铁路节后返程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预计发送旅客288万新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人次
中新网上海2月4日电 (记者 殷立勤)2月4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日长三角铁路返程客流持续走高,预计发送旅客288万人次。铁路部门计划增开直通方向旅客列车392列、管内方向旅客列车195列,重联运行动车组列车113列,加大对京沪、广深、徐蚌、合阜等节后客流重点方向的运力投放,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据悉,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1月14日至2月3日),长三角铁路共发送旅客5323.4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53.5万人次,其间先后三次创下历年春运单日客发量新高,最高单日发送旅客310.2万人次。今年春节假期共8天,预计共发送旅客逾5611万人次。
为做好节后客流运输组织,长三角铁路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举措,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金山北站、练塘站)当日预计到达旅客83.7万人次(上海站22.0万人次,上海南站9.4万人次,上海虹桥站46.8万人次,上海松江站5.5万人次),将创该站单日到达客流历史新高。铁路上海站当日到达列车共计1047趟(上海虹桥站543趟)。
为应对返程客流集中到达,铁路上海站在旅客通道等关键部位增派工作人员,做好站台、扶梯、出站通道等人流集中场所的引导和安全防护,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上海虹桥站在节前完成了六个出站口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各个出站口新增了一排出站闸机和一个出站大门,原有的老旧机器也进行了更新,旅客出站变得更加顺畅。此外,车站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加强与站区管委会、地铁、公交等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加开夜间公交、地铁、市域机场线等方式,做好到达旅客的疏散。(完)
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始终坚守的原则。后续,将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与联合国外空司等机构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发展,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这些领域都具有高成长性和强赋能性,将培育打造一批万亿元级新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领域同时也完全可以成为中日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希望中日双方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两国各自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