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非遗无价 保护有方2024全年资料免费大全优势(人民时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实践土壤、内嵌于日常生活,并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邹翔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地的非遗年货节也热闹起来。第八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现场,非遗传承人“秀绝活”,刺绣、剪纸、灯笼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市民游客还能参与“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在指尖感受非遗魅力。因时而进,融入日常生活,这正是非遗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相比于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非遗元素,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或许更能引发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总结与思考。此前,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转名录”,意味着某项非遗经过保护、发展而壮大,存续力不断增强,不再濒临灭绝。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的转名录程序,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效的认可。
有学者感慨,“没有哪一个时代,也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这么关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把它放在自己的文化战略当中去考虑”。专家的判断、民众的感知、直观的数字、亮眼的成绩,交叉印证着我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
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非遗保护的法治网越织越密。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健全。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20余年里,中国以行践诺让非遗重焕生机,也不断为各国开展相关工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非遗无价,保护有方。非遗背后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风俗所系、情感所系。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很重要的一点是赓续深蕴其中的审美趣味、精神内涵,既留存其“形”,更传续其“魂”。
就拿“光辉艳若云”的黎锦来说,每织绣一幅作品都要经过纺布、染色、编织、绣花4个步骤,至少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复杂的反面织、双面织花费时间会更长。这项用时间打磨的艺术,考验耐心,体现匠心。不仅要传承技艺本身,也要把经丝纬线间的勤劳智慧、创新气质、工匠精神等发扬光大。
非遗保护,见人见物更应见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实践土壤、内嵌于日常生活,并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作为中国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羌年集历史、歌舞、饮食等于一体。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羌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保护,夯实了原汁原味传续羌年习俗的自然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助推羌文化载歌载舞活态传承。
当黎锦成为带动当地黎族群众就业增收的“幸福锦”,当羌年化身助推文化生态旅游、乡村特色旅游的“加速器”,当木拱桥上奏响文化和自然生态协同保护的“协奏曲”,非遗在“活化”中结出累累硕果,绘就的是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的动人图景。
一项项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无论是“转名录”,还是中国非遗“出海”又“出彩”,抑或是非遗加速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不断擦亮非遗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光彩,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人民日报》
吴江浩:我建议日本朋友们关注一个关键词,叫“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国泰君安表示,指数有望延续震荡上涨趋势,建议持股待涨为主。在经历了昨日的放量下跌后,今日市场迎来强势修复,个股再次出现普涨行情。几大核心人气方向依旧维持着较高的热度,氢能源受到利好催化迎来大涨,显示目前市场资金较为活跃。另外北向资金近期呈现大幅流入态势,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显现,后续有望吸引增量资金逐步入市。总体而言当前市场仍处于较为良性的反弹结构之中,预计后续指数有望维持震荡反弹走势,建议继续关注热门板块分化轮动过程中低吸机会。
2021年4月,陈江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出生在印尼,中国是我的故乡,我对印尼和中国有着同样深厚的感情。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我愿继续为中国与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做些实实在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