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蛇年正月初六中国预计超今天特马3.3亿人次出行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李晓喻 尹倩芸)春节假期接近尾声,中国多地迎来返程高峰。官方数据显示,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3365万人次。
其中,铁路客运量164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31347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3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48万人次。
另据官方数据,2日(农历正月初五),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194.3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4.9%。
不少地方加强了对春运返程客流的服务保障。其中,河北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点位,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和隐患排查,备足备齐应急保障力量,严防道路拥堵、人员滞留;北京清河站、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朝阳站等重点站区春运返程保障措施已就绪,“一站一策”护航旅客顺利出行。
未来几天,雨雪天气或将给民众出行带来不便。中央气象台3日预计,未来24小时,中国南方降水趋于减弱,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藏西部、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雪。此外,未来一周冷空气活跃,北方风力较强,风寒效应明显。(完)
吴江浩:我建议日本朋友们关注一个关键词,叫“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此外,2月26日,华为发布了通信行业首个大模型。华为方面表示,华为通信大模型提供关键的智能化技术能力,瞄准业务创新与运营运维提效,促进网络生产力提升,实现5G-A时代的智能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