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节返程高峰已至 上海新奥门免费资料大全历史记录开马各高铁站、机场“人从众”
中新网上海2月4日电(记者李姝徵)农历乙巳年春节假期进入尾声,4日上海各高铁站、机场迎来返程高峰。
上海官方预计,2月4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到达旅客将达到65.1万余人次,抵沪旅客将突破47万人次,两项数据均达到了今年春运期间的峰值。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均迎来返程客流高峰,2日单日客流量首次突破40万人次,达到40.4万余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为护航民众返程,上海警方全面细化优化上海枢纽客运站、机场的组织保障,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向一线。
作为上海西南重要交通枢纽的铁路上海南站及长途客运南站,迎来了“高铁时代”后的首个客流返程高峰。
农历正月初四以来,上海南站日均到发旅客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两成,“高铁+长途客运”叠加效应显著。面对双重压力,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上海南站治安派出所依托客流监测预警系统,对局部可能出现的短时大客流做出精准预判,以便合理动态调配警力和各方安保力量,引导铁路、地铁、长途客流有序分流进出站。
4日1时许,数百名旅客在凌晨时分抵达上海火车站,他们在民警的带领下从上海火车站西北出站口径直走入秩序井然的休息区,等待地铁的首班列车开运,还有部分旅客根据工作人员指引选择乘坐公交“夜宵线”提前离站。
4日0时至6时,共有28班次列车抵达上海站,夜间到达旅客27000余人。据警方预测,今日铁路上海站和长途客运站分别到达班次200班和170班,到达人数预计19.6万余人,同比去年上升8%。为此,上海火车站共设2处地下临时安置区和1处户外候车区,总计可容纳3000余人。
在此基础上,静安警方依托上海站联动指挥平台,对旅客休息区和出站口等重点区域实时客流分布情况进行热力监测,靶向调度机动警力,使之与街面车巡警力和广场步巡警力、钉子岗形成串联,快速疏通站内外“堵”点,达到“火车-安置-接驳”全流程管理引导的闭环。截至4日7时,上海火车站的返程客流已趋于平稳。
据相关部门预计,2月4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到达旅客将达到65.1万余人次,抵沪旅客将突破47万人次,两项数据均达到了今年春运期间的峰值。
4日上午,在P9停车库地面临时上客点,前来接客的网约车正在持续驶入22个临时停车区域,工作人员进行了人为干预和管理。目前,车库内所有临时上下客点位均实行“人等车”和“即停即走”原则,警方预计4日进入网约车将超7000辆次,闵行公安将增派警力将上述区域开展叠加巡逻,维护好现场秩序。
目前,虹桥枢纽地下停车库在高峰时段实行“内外联动”机制,如遇拥堵,警方将采取限流管控措施,车辆将被引导至周边停车区域。
4日9时,地铁虹桥火车站内人头攒动,客流压力显著增加。为应对铁路到达客流的激增,上海轨交警方在铁路虹桥火车站到达大厅中部设立隔离栏,引导铁路到达南1、北1客流通过虹桥火车站至虹桥2号航站楼的连接通道,步行至虹桥2号航站楼站换乘地铁或其他交通工具前往市区,以此缓解客流压力。
今年是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首次参加春运安保工作,上海轨交警方会同多部门,加强与铁路、机场、地铁的信息互通,细化客流管控方案。记者在车站现场看到,轨交警方在付费区内外各设置了一个蓄客区,先开放付费区外蓄客区,再根据客流逐步开放付费区内蓄客区,并采用单循环引导乘客进出站,有效避免了客流拥堵。
2月2日至4日,上海两大机场迎来返程客流高峰,2日单日客流量首次突破40万人次,达到40.4万余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机场分局预计高峰将持续至2月5日。对此,机场分局增加机场航站楼周边道路的巡逻频率,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拥堵和事故,提高返程通行效率。
4日10时,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获悉,目前市内高架道路总体畅通有序,高速道路方面,除G40沪陕高速有部分区域道路缓行之外,其余高速道路均运行平稳。交警部门预测,4日申城将迎来返沪车流高峰,各主要高速公路均将面临较大通行压力。(完)
据政府数字,今年度预计烟草税收入为约94亿元,较上年度80.8亿将增加超过10亿元收入。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一直提倡增烟税,近日再促请政府大幅增加烟草税75%,每包烟平均零售价增至115.5元,烟税占75.76%。(中新经纬APP)
2021年4月,陈江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出生在印尼,中国是我的故乡,我对印尼和中国有着同样深厚的感情。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我愿继续为中国与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政协委员建议元旦端午中秋高速免费#]#政协委员建议周六日高速路半价#今年全国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提交了一份《关于优化高速通行收费政策的提案》。他认为,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成为了必然趋势,因此赵长龙建议,增加元旦、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高速免费通行。另外,推行公休假期(平时六日)高速出行收费半价试点政策,建议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经济较发达地区部分路段率先推行公休假期(平时六日)高速出行半价试点,使人们在选择出行时间上更加灵活,缓解扎堆出行压力。(央广网记者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