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寒潮来袭 上海迎来春节高速返新澳门精准资料期期精准程车流高峰
中新网上海2月3日电 (记者 李姝徵)春节假期临近尾声,上海迎来返程车流高峰。记者3日从上海交警部门获悉,预计G40、G60、G50、G2、G15等主要高速公路以及莘庄立交、沪崇苏立交等“高速接高架”路段均将迎来返程大车流。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出寒潮蓝色预警,48小时内G40沪陕高速上海段大幅降温。为护航民众返沪,上海全市交警部门重点围绕G40高东、G60新桥等高速公路入沪道口,加大警力部署,强化视频巡逻,时刻关注车流量变化,提升事故、抛锚的发现处置能力,保障交通运行安全有序。
“大桥车辆较多,请大家保持车距,有序驾驶!”2月3日8时许,G40上海长江隧桥车流量每小时超过4000辆,时速大约在30公里每小时,交警驾驶警车紧随缓行车流护航,其间不断使用警用喇叭展开安全提醒,有效确保返程车流不发生追尾事故。
据崇明交警部门提供数据显示,2月1日G40上海长江隧桥下行线(入城方向)车流量为5.5万余辆,2月2日(正月初五)车流量达到6万余辆,预计3日、4日两日最高车流量均将超过7万辆。
“今天早上7点多大桥就出现了车流缓行,我们按照预案及时在长兴服务区出口处启用信号灯控制模式,控制下行线进入隧道的车流量,确保G40长江隧道通畅。”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陆凯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返程相对提前,为应对返程高峰车流,崇明交警提早备足警力,最大限度投放至G40长江隧桥、陈海公路,实时掌握缓行节点和整体路况,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针对雨后放晴,气温下降的返程天候,崇明警方已联系路政养护部门,适时开始铲冰融冰措施,同时继续会同交警总队、浦东交警以及牵引施救、高速公路管理方等单位,加强对G40沪陕高速开展不间断视频巡逻,按照车流情况开展管控措施,第一时间指令民警及清障施救车辆现场处置事故和抛锚事件。
3日10时许,记者来到G40高东收费站看到,返程车流总体平稳有序。为保障长江隧道出入口的通畅有序,浦东交警会同分局低空警务专班启用无人机对路面开展定时定频巡逻,实时把握流量变化。同时,在高峰时段,利用无人机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远端取证,查处违法车辆,确保返程车辆有序通行。
记者从金山交警部门获悉,G15沈海高速3日10时许回沪车辆开始明显增多,预计14时将出现返程高峰,3日、4日两日均返程车流将达到2.5万余辆。
G60沪昆高速从2月2日下午开始,已经陆续出现返沪车辆。对此,松江交警通过加强警力驻守等方式,对大蒸港桥、新桥主线高架段等易拥堵点位进行疏导管理。记者了解到,松江交警部门还和浙江高速警方进行联勤联动,一旦出现车流严重积压情况或发生散落物、事故、抛锚等道路突发事件时,立即通过沪浙江两地的交通指挥系统联动发布建议路线,护航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获悉,自2月1日(正月初四)起高速公路返沪车流量逐步上升。目前,G40沪陕高速长江隧桥车流量较大。预计3日、4日两日,G40、G60、G50、G2、G15等主要高速公路以及莘庄立交、沪崇苏立交等“高速接高架路段”均将迎来返程大车流。(完)
如果中美欧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能达成一些共识,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其中一个关键正如中方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所提到的,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反对利用技术垄断和单边强制措施制造发展壁垒,恶意阻断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能否抱持这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心态,不仅关系到此次峰会的具体成效,也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央社”10月31日报道,台防务部门今日(31日)宣称,上午陆续“侦获”解放军歼-11、歼-16、苏-30战机、运-20、轰-6、空警-500、运-8、运-9及无人机等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23架次越过所谓“台海中线”及其延伸线,并配合位于台湾所谓“东南应变区”外的解放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实施海空联训。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自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技术要求和方法。《技术规范》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与灾害和人为活动等5个方面,综合“天空地”各种观测技术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与观测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