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每管家婆天天好资料大全周独自乘动车 一个视障女孩何以有了出行的底气
手指轻轻蘸取眼影、口红,沿着眼窝、嘴唇细细涂抹……化妆完毕,盲人女孩陈玉娇打开手机里的AI应用,对着脸一拍,听到“妆容浓淡适宜”的提示音后,她戴上手机挂脖支架,出发了。
1月22日这一天,陈玉娇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家里出发,给她的教练严义龙拜年。
今年23岁的陈玉娇被大家称呼为娇娇。作为四川省盲人跳绳运动队队员,她当过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手,两次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花样跳绳3金3银的优异成绩。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其实,我们能做的比大家想象得更好。”娇娇说,她想要被更多人了解、认同,因此她在社交媒体上记录生活,成为一名颇有影响力的视频博主。
“笃、笃……”盲杖在地面敲打出轻快的节奏,沿着盲道,娇娇走出了小区大门。
为了备战年底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近半年里,她每周有两天要独自坐动车从离堆公园站出发去训练。
“一路上,有不少人帮助我进站、过马路。”娇娇说,她想把自己与“热心人”的合影,制作成视频表达感谢。
打车到达离堆公园站,出租车司机主动将娇娇送到进站口。合影后,还没来得及问姓名,司机已转身离去。
几乎在同时,一声熟悉的呼唤从进站口传来。“声音就像人的面容”,娇娇知道,她的“老朋友”——离堆公园站站长吴宇到了。
收好盲杖,娇娇将手放进吴宇的臂弯,跟着他走进车站。
快过年了,候车厅和站台上十分热闹。工作人员忙忙碌碌,旅客们步履匆匆,娇娇耳畔传来一阵阵的喧闹声。
在动车车厢坐定后,吴宇将娇娇交托给了S5106次动车列车长李荣建。到达犀浦站,她再次被托付给地铁工作人员。
从都江堰出发,70余公里的距离,辗转出租车、高铁、地铁,10余次的无缝接力……与工作人员分别前,娇娇特意跟他们拍照合影,一张张照片定格了温暖的笑脸。
近年来,无障碍出行设施不断完善,“复兴号”有了盲文车厢、12306App推出了无障碍版本、特殊重点旅客预约服务升级……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施行后,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驶入了快车道。随着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的不断提升,包括娇娇在内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走出家门,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2024年11月,娇娇去黄山参加“轮椅黄山行”公益活动后,选择独自一人坐高铁回家。
“公共交通无障碍出行的便捷和工作人员的细致服务,让我很有安全感。”娇娇说,“我去过全国10余个城市旅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普及后,我们有了旅行的底气。”
乘坐地铁抵达北站西二路站后,娇娇与3名队友汇合。大家一起到了教练家中,围坐欢聚,闲话家常。厨房锅中的肉汤咕噜作响,屋里弥漫着腊肉的香味儿。
命运在娇娇成长的关口布满荆棘,可她异常懂事坚强。因病失明后,有时半夜醒来,娇娇会听到母亲在啜泣,但她不哭,还反过来安慰妈妈:“天没塌下来,我们日子还长,得过好。”
娇娇进入特殊学校,开始学习盲文。因为身体协调性好,3个月后,她被选入学校盲人跳绳队,半年后,进入四川省跳绳队。
“盲人跳绳队的队员大多是低视,对于一个12岁全盲孩子来说,训练异常艰辛。”严义龙说。
练习新动作时,小指般粗细的跳绳抽到身上火辣辣地疼。洗澡时,娇娇常常在身上摸到凸起的“鞭痕”。
“上天给一个酸柠檬,就加糖做一杯甜的柠檬水。”每当训练疲惫到想退缩时,教练的话就在娇娇耳畔回响。
2016年至2018年,娇娇连续3年获得全国盲人跳绳锦标赛冠军。2019年,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她首次站上了国内最高领奖台,获得了一金两银的成绩。随后,她考入了滨州医学院,荣获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
面对光环,娇娇显得谦虚而淡然。她在抖音分享日常出行、旅游、训练、化妆、听演唱会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视障者的世界。不少身处低谷的网友,发私信感谢她带来的正能量。
腊肉上桌,年味弥漫。娇娇和众人击桌欢呼,举杯共庆。谈及新年愿望,她说:“希望在年底的全国残运会上再获金牌。另外,在老家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龚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06日 03版
16。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动建设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推进与国际陆港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扎实推进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进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推动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强化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功能,探索建设“中国邮政中亚—中欧海外仓枢纽站”。支持发展中吉乌公铁联运,探索发展中巴多式联运,合作建设中吉乌等铁路项目,推动自贸试验区内陆港、口岸、园区、企业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现有口岸现代化改造,增强铁路口岸能力,畅通自贸试验区多式联运大通道和末端网络。
外界将中新两军演习置于中美在亚太地区角力的大环境中,有外媒报道称,中新两军联演,“正值中国寻求加深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关系,与此同时,华盛顿方面也寻求加强其在该地区盟友和伙伴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有分析认为,新加坡与中国走的更近,军演传递出重要信号。
10月30日晚,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在中国空间站出差5个月后,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中国首位圆梦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中国首上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即将踏上回家之路。(记者:李国利 米思源 李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