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探访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2023一码一肖100%精准地
中新社漳州1月6日电 题:探访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吴晟炜
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漳州核电1号机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突破?批量化建设工程在标准化设计方面有哪些改进及优化?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探访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
负责漳州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的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中国综合性清洁能源基地。该公司新闻发言人李彬介绍,漳州核电接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接力棒后,通过成熟的装备制造体系、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充分吸收“华龙一号”前期建设与运行的经验反馈,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优化,使其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不断迭代提升,以证明“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市场竞争力。
漳州核电基地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其中4台机组已开工建设,安全质量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漳州核电1号机组于2019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是中核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五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历时1800多天,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华龙一号’能顺利投入商用,除了中核集团自身具备核工业体系能力优势外,还得益于各方大力协同。”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备成套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继心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华龙一号”研发团队联合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等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共同突破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
张继心表示,参与“华龙一号”设备供货的厂家几乎延伸到中国装备制造的各个领域,在围绕“华龙一号”更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海外出口要求开展自主攻关的同时,推动了核电装备产业链做强做大。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漳州现场办主任张翼称,在设计方面,该院设计团队完成了“华龙一号”机型融合及反应堆系统技术方案,并进一步开展了设计优化和改进,包括反应堆功率提升、燃料管理策略改进等,其中重大改进有20多项,采纳经验反馈300多条。
“相关团队还针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堆内构件等主设备采用成熟的设计方案,制造工艺得到国产化验证,国产率达90%左右,原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张翼说。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还在漳州核电1号机组中首次应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级DCS“龙鳞”系统,且棒控棒位系统、堆芯测量系统、棒电源系统等仪控系统也成功实现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华龙一号”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目前,漳州核电2号机组处于调试阶段,将于2026年并网发电,二期工程的3、4号机组已于2024年开工建设。基地全部投产后,预计将每年发电600亿度。(完)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20。推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开展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支持申请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丝路元素的优势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旅游业提供岗位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依托新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支持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联合周边国家打造跨境旅游线路,研究开行国际旅游列车。实施“留学新疆”计划,委托符合条件的高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对优秀留学生赴新疆高校学习予以奖学金支持,鼓励高校招收自费来疆留学生,培养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5。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构建对外投资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企业“走出去”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对中亚等周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资源、新材料、特色医药、农产品种植等领域开展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衔接、产能互补、协同发展。完善对外投资管理,提升非金融类境外投资的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