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忠和:中华海外联谊会促交流互2023一肖一码100%中奖1鉴 助力中国建设科技强国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周忠和:中华海外联谊会促交流互鉴 助力中国建设科技强国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中国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中华海外联谊会平台的优势与作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海外联谊会新任理事周忠和看来,通过全面、深入的交流互鉴,必将为中国的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这位著名古生物学家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自己是新理事,但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中国科协、全国政协等工作中,与港澳台及海外科学家同行有着广泛交流合作。成为中华海外联谊会一员,进一步开展海外联谊工作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他将多了解中华海外联谊会的工作,“相当于开展古生物研究要进行前期调研一样”;其次,要向有经验的理事学习,将自身工作和专业特点结合、发挥作用。
周忠和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他表示,作为理事中的科技界代表,今后将更多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中华海外联谊会的安排,多做具体实事,为扩大海内外古生物等领域实质性交流合作发挥自身影响,作出更多贡献。
周忠和认为,中国拥有古生物大国的独特优势,不仅化石资源丰富,研究成果也有巨大国际影响力。通过古生物科研、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可以拉近海内外民众的距离,增进友谊。
例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近期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发布香港东北部水域赤洲岛白垩纪恐龙化石的最新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香港恐龙发现的空白,也为研究华南地区恐龙演化历史和古地理分布提供重要线索。双方将在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展览交流等多方面合作。
签约行程中,古脊椎所专家还实地考察赤洲岛恐龙化石点、黄地峒古人类遗址,并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作恐龙研究相关学术报告,引发热烈反响。
说起科研、科普、科幻这三“科”,连续两届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的周忠和表示,科学是三者的前提与基础,科研是主业,科普侧重服务(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科幻侧重产业。
中国过去“科研做不好才做科普”的观点已发生改变,“科学家也是科普主力军”渐成共识,同时,科普要用很多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科幻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有点像我们画科学复原图一样,有科学基础,又有想象,还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周忠和表示,科研、科普、科幻都很重要。在科学教育方面,三者互补,既相互促进,也共同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现在距离2035年还有11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强国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备受关注。
周忠和的回答是“有机会、有挑战、有信心”。关于“有机会”,他说,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有挑战”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传统“填鸭式”应试教育模式亟须转变,要让青少年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要强化基础研究,改进完善科研机制、科研文化等软环境,以创新导向开展科技评价、人才选拔。
“有信心”方面,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抓住机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积极应对和克服挑战,加上中华海外联谊会等平台提供助力,“中国一定能如期建成科技强国。”周忠和强调说。(完)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最希望缅甸尽快实现稳定,与缅甸一道合作共谋发展的态度永远不会变。这既体现在国家层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真诚态度,因为“共同安全”在中国社会内部有广泛而坚定的共识。但我们实现它的方式决不是以强力去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改造别国,这样的事情中国过去和现在没有做过,将来同样不会这么做。我们的选择是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尽可能消除民生痛点,打击缅北诈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11月1日,黄永宏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阐述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相信中美两国都将继续变强,“我不认为美国正在衰落,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我相信中国将继续变强,在科学、工程等方面具有固有的优势。因为两国都继续强大,他们不得不达成共识,并理解彼此的分歧,这些分歧不足以引发冲突。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世界将变得非常危险和脆弱。”
今年10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称,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8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的“双反”。公开资料显示,在实施“双反”措施前,中国是澳大利亚大麦最大的出口市场。